<u id="zpveo"></u>
<u id="zpveo"><video id="zpveo"></video></u>

<u id="zpveo"></u>

索引號: 014249827/2023-00320 分類: 其他\其他    通知
發布機構: 啟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文號: 啟政辦發〔2022〕84號
成文日期: 2022-12-29 發布日期: 2023-01-05 有效性: 有效
名稱: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啟東市省級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建設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啟東市省級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建設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來源: 啟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發布時間:2023-01-05 累計次數: 字體:[ ]

各鎮人民政府,各園區管委會,各街道辦事處,市各有關部門:

《啟東市省級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建設工作實施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啟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2月29日

(此件公開發布)


啟東市省級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

示范縣建設工作實施意見

為加快推進省級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建設,提高農業裝備水平,改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根據《關于印發〈江蘇省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推進行動實施方案〉和〈江蘇省農機裝備智能化綠色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蘇農機〔2021〕12號)、《關于開展省級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建設工作的通知》(蘇農機〔2022〕4號)和《市政府關于南通市創建江蘇省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先行市工作的實施意見》(通政發〔2022〕35號)等文件要求,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強化科技支撐,突出分類指導,根據省農機化“兩大行動”精神,加快推進高效、綠色、智能農業生產裝備與技術全程全面示范應用,大力提升農機裝備水平、作業水平、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動我市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二、建設目標

在省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建設期內,建設一批高水平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園區)、智能化示范點,推廣一批智能綠色低碳農機裝備技術,形成一批高質量的農機與農藝、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成果,推進機械化由農業生產關鍵環節向全過程延伸。到2023年,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5%以上,特色農業機械化率達到72%以上,高水平建成省級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

三、建設內容

(一)糧食生產機械化提檔升級。在鞏固國家級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成果的基礎上,堅持“補短板、強弱項、固優勢”的原則,進一步提升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和裝備配套,盡快突破種植工序集成、油菜和花生機種與機收等機械化生產技術“瓶頸”,推進糧食生產機械化提質增效。到示范縣創建期末,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和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率達到95%,高效植保機械化能力達到90%,機械化烘干能力達到85%,秸稈處理機械化率達到90%。

(二)特色農業機械化全面提升。強化全市規模特色主導產業機械裝備支撐,大力開展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以點帶面、以面帶全,重點突破蔬菜種收、文蛤采捕和“四青作物”種收等難點,全面提升設施農業、果茶桑、水產養殖、畜牧養殖、農產品初加工等特色農業產業農業機械化水平。到示范縣創建期末,全市特色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72%以上,其中規模設施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70%以上、規模果茶桑生產機械化水平達到70%以上、規

模畜牧養殖機械化水平達到75%以上、規模水產養殖機械化水平

達到70%以上、規模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水平達到75%以上。

(三)信息化智能化應用創新。加快物聯網、大數據、衛星定位、自動導航、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數字化技術在農業機械化生產和管理服務中的應用。推廣新型智能農機裝備與技術,建設“無人化”農場等智能農機示范基地,加快傳統農機智能化改造升級。加快建設農機信息化管理網絡系統平臺,推進智能農機裝備與技術信息化管理,實現農機作業服務管理“一圖統攬”“一網統管”。到示范縣創建期末,全市智能農機裝備保有量達到630臺,“無人化”農場數量達到6個。

(四)綠色化農機應用轉型。鼓勵開展綠色農機化和配套裝備推廣應用,對水稻密苗機插、水稻機插秧側深施肥、水稻機插同步化除、生態型犁耕深翻、精量播種、高效施肥、精準施藥、綠色烘干、水產養殖尾水處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綠色農機裝備與技術,提高綠色低碳農機裝備應用水平,助力農業生產“碳達峰、碳中和”。到示范縣創建期末,水稻規模育秧面積占比80%以上,新增水稻側深施肥插秧機占新增乘坐式插秧機總量比例60%以上,清潔熱源烘干機占糧食烘干機總量比例80%以上。

(五)“宜機化”設施改造推進。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資力度,有序推進土地流轉、散戶搬遷、溝塘平整、線路重建等工作,合理布局農用倉庫、農產品產地烘干等服務配套設施,按照機械化要求拓寬道路、建設機耕橋和涵閘,實現農機通行和作業條件提檔升級。加強蔬菜、水產、畜牧等各條線協調溝通,加大對設施大棚、水產畜牧養殖場和農業園區等設施的“宜機化”建設和改造力度。到示范縣創建期末,全市特色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園數量達到8個,高標準農田占耕地面積的比例達到80%,農機農藝融合示范點數量達到4個。

(六)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持續增強。在繼續做好糧食作物“一站式”服務主體培育的基礎上,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支持、技能培訓等措施,積極培育各類特色農業服務主體。加快推進“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為農戶提供全程機械作業、農資統購、培訓咨詢及貯藏加工、產銷對接等產前產中產后“一站式”綜合服務。加大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力度,培育特色農業機械化經營服務主體,積極探索特色農業機械化社會化服務模式,提升農機全產業鏈全領域服務能力。到示范縣創建期末,全市南通市級以上“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達到6個,培育特色農機服務組織3個,農機原值100萬元及以上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占比達到80%。

(七)“平安農機”建設持續推進。全面推進農機安全網格化監管,打造全面、實時、高效、安全、實用的農機監管信息系統。根據要求賦權基層農機監管職責,實施全機具、全人員、全天候、全覆蓋監管,做到應管盡管,不落一機、不落一人,整體強化農機安全源頭管理。推進“鐵牛衛士”農機執法工作,嚴厲打擊無牌行駛、無證駕駛、未經檢驗“兩無一未”等違法行為。深化“平安農機建設”,對照創建新標準新條件,提高示范建設質量,推進

提檔升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管理。明確發展目標,落實工作任務,構建上下聯動、多方協作、合力推進的工作責任機制,成立市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見附件1),統籌負責全市相關工作的組織實施、監督管理、工作調度、績效考評等工作,各鎮(園區)要加大推動力度,確保高質量完成創建各項工作任務。市農業農村局牽頭成立技術指導小組,細化并落實包括項目申報、方案制定、機械選型、宣傳培訓以及監督檢查等工作。

(二)加大政策扶持。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在落實好省財政創建專項資金的基礎上,啟東市財政安排配套資金用于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創建,并整合農機購置補貼等其他涉農項目資金用于示范縣建設工作,相關補助政策另行公布。同時,各鎮(園區)也要根據本區域發展需要,安排一定的扶持資金推進示范鎮(園區)建設。相關資金重點用于扶持農機智能化信息化、綠色化應用、“宜機化”配套、農機服務能力提升、農機農藝融合示范以及農機化示范基地(園區)建設等工作。

(三)明確工作職責。各單位要配合協作、各司其職,共同推進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建設工作。市農業農村局為示范縣建設牽頭部門,負責申報和具體實施工作;市財政局負責財政資金的投入和監管工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烘干中心等用地規劃和指標安排;市統計局負責市統計年鑒、農機化統計年報外的統計數據認定;各鎮(園區)負責轄區內的示范縣相關建設工作,重點負責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點、“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糧食生產“無人化”農場、特色農機示范基地和農機農藝融合示范點等建設以及其他相關指標的推進。

(四)強化宣傳培訓。要加強省級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建設工作的輿論宣傳,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以及組織開展送科技下鄉、現場會、培訓等方式,持續開展宣傳,壯大宣傳聲勢,營造濃厚氛圍,進一步調動村集體、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民群眾共同推進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的積極性。各相關部門、各鎮(園區)也要通過組織召開會議、開展培訓、現場觀摩、發放宣傳單、懸掛宣傳橫幅等多種形式宣傳示范縣建設工作。

(五)嚴格督查考核。將省級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建設工作納入全市農業農村工作考核體系和鄉村振興考核并適當提高考核比重,將示范縣建設工作目標細化、分解到各鎮(園區)評價指標中。市農業農村局牽頭成立督查指導組,對創建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和督查。各鎮(園區)要按照本實施意見和分解的目標任務(另行公布),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把責任目標具體化、工作指標定量化、進度要求序時化、督促檢查定期化,確保如期完成建設目標任務。

解讀鏈接:《啟東市省級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建設工作實施意見》的政策解讀

啟政辦發【2022】84號.pdf

久久精品动漫99精品动漫

<u id="zpveo"></u>
<u id="zpveo"><video id="zpveo"></video></u>

<u id="zpveo"></u>